他安靜地融入群眾,觀察與聆聽,藉著這樣的方式瞭解朋友和其他人。

 

        那是一個不了解世界又膽怯的青少年認識世界、交上朋友,以及在青春的混亂中成長的方式。

 

        上了高中,舊朋友的轉變為查理帶來疑惑與不解,但是他不問,即便不懂他也沒表現出來,就這樣接受。在面對新環境時他也是一樣。

 

        他的行為有一種一切都是依靠摸索,但是偏偏經驗很少的感覺。有時他會直覺地將心中所想說出來,但更多的時候是等到有人問起時才回答。大多時候他都是聆聽、觀看,在心中形成感受,然後記住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因此他是一位壁花男孩。內向安靜地待著,偶爾與他人互動,但更多的是觀察,在腦中與自已的想法互動。

 

        這種社交方式不能說不好,但絕對不是最好的方式,尤其是與你喜歡的人互動更是如此。

 

        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想法有兩個部分:愛情與歸咎。

 

  一個是查理自身對於愛情的解答;一個是從查理身上延伸至周遭的人的領悟。

 

  愛情(以及友情)橫貫了整部小說,在最初的時候那位女孩就直直地進入他的心中,有如一把箭射向他。那是珊,他也很早就告訴她他的情感,然而不是所有愛情都恰好能夠遇上好的時機,於是查理就懷著愛意默默地以朋友的身分伴隨於側,探索自己情感的同時也陪伴珊(以及其他朋友)經歷幾段感情。

 

        但是這樣是不夠的,如果愛一個人只是伴隨於側,揣測著她的想法,默默地愛著她卻為了她的想法而僅僅守護在旁不打擾,那是不能夠讓你喜歡的人知道你喜歡她,即便你對她說你愛她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在珊說出自己對查理的看法之前其實我也覺得那樣不對嗎?難道他該因為自己的愛而打擾她嗎?在一旁默默觀察的同時等待最佳的時機出來不好嗎?

 

        就珊的觀點,如果只說而沒有行動那即便說著愛仍然不能被感受到;就我的觀點以及從珊的想法來看,表現自己的愛並不是一種打擾,如果她不喜歡她會說不,那時候停止便不是打擾。雖然擔心為她帶來困擾是一個體貼的舉動,然而沒有一種愛該擔心成為負擔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只是我在想,換成東方社會也能夠這樣嗎?而冒著可能失去朋友的風險值得嗎?

 

        我自己的解答是不能僅依靠文化來看,每個人都不一樣,所以我們才要與他人交流想法與互動。不過至少要有所行動,因為愛不只是伴隨於側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另外一個比較有感觸的是「歸咎」,會選這個的原因是因為這是查理心中一個滿大的童年創傷,而在他解開這個困擾後,領悟到責怪並沒有幫助,唯有接納自己的過去才是掌握自己人生的開始。我想同樣一件事端看你如何解讀,也會影響你走上不同的道路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最後在查理的領悟這段有一個想法是「和別人的境遇比較之下,覺得自己其實過得也沒那麼差」或是「別人過的那麼糟,我的煩惱相比之下簡直微不足道,我真為自己當初煩惱的感覺感到羞愧」的概念。我們其實常常會做這樣的比較,有時候是被迫這麼做,我覺得查理的想法能夠幫助我們跳脫這樣的比較。誠然,這麼做會讓我們覺得比較好一點,然而被迫做出這樣的比較時──像是父母說:「你看非洲有那麼多孩子在挨餓,你們還有得吃就很幸福了。」──並不會讓我們有比較好的感覺,而我們其實也不必因為他人的煩惱看似比較難解而感到羞愧,因為每個人本來就是不同的個體,不該因為他人的問題比較龐大而為憂慮自己的問題感到慚愧,因為那是兩回事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希望最後一個概念你們能看懂,看不懂的話其實這是我的計謀!(誤

 

  去看看《壁花男孩》吧!這樣或許你會比較懂。

 

《壁花男孩》介

arrow
arrow

    萊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